
俄罗斯空天军近年来面临严峻挑战:在第五代战斗机研发和列装进度上远落后于中美,其第四代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也因缺乏先进空空导弹而日益落后。这种局面迫使R-77M空空导弹的研发和部署被加速推进。直到2024年,俄罗斯首个第五代战斗机航空团才组建完毕,而苏联空军原计划在2001年便实现这一目标。 相比之下,中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这种技术差距的核心问题在于先进空空导弹的匮乏。长期以来,俄罗斯空天军依赖老式的R-27ER/ET和数量有限的R-77-1空空导弹,其射程仅为110公里,与美国AIM-120C-5和中国霹雳-12相当,远逊于美国AIM-120D、中国霹雳-15和欧洲“流星”等先进型号。 即便在苏-35S这种相对高端的战斗机上,这种短板也严重制约了其作战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。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国防部对战术航空兵的投入有限,也是R-77M服役时间比国外同类产品晚十多年的主要原因。甚至基础版R-77都未曾正式量产,而R-77-1的采购数量也极其有限。
展开剩余70%如今,俄罗斯空天军首次确认R-77M空空导弹已投入作战使用。最近公布的照片显示,一架苏-35S战斗机携带着两枚R-77M。这款被视为AIM-120D、霹雳-15和“流星”的直接竞争对手的导弹,据称最大射程达160-190公里。其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主动相控阵天线技术,显著提升了抗干扰能力、目标锁定距离和目标探测范围,配备新型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,实现了作战能力的革命性提升,使目标难以逃脱。
R-77M在外形设计上也体现了先进性。它采用了传统的裁剪十字形尾翼和更小的十字形边条翼,使其能够兼容苏-57的内部弹舱,并适用于未来俄罗斯可能开发的隐身战斗机或截击机。国际战略研究所军事航空航天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·巴里指出,R-77M极有可能在乌克兰战场接受实战检验,其射程、导引头性能和抗干扰能力都将大幅提升。
R-77M的列装,不仅有望弥补俄罗斯空天军与西方之间的技术差距,更重要的是,它将提升苏-35S、苏-57、苏-30SM、苏-30SM2和苏-34等机型的作战效能,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应对西方空中力量,巩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优势。 随着俄罗斯国防工业大幅提高苏-34、苏-35S和苏-57的产量,对R-77M的需求将远超老款R-77系列。然而,R-77M的未来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,主要在于俄罗斯国防部的采购拨款规模。尽管俄罗斯战斗机数量少于中美,但自苏联解体以来,新一代空对空武器的采购资金一直十分有限。 然而,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,R-77M的全面列装势在必行,它将彻底取代前代产品,成为俄罗斯空天军维护空中优势的关键武器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升鸿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